晋网-山西生活门户     
三晋热线
adall01 adall02
当前位置: 晋网 > 资讯

中秋记忆中的时代变迁:月饼魅力“褪色”,团圆永是主题

责任编辑:文辉    来源:晋网    时间:2016-09-17 04:27   热搜:月饼   阅读量:14423   

新华社西安9月16日电(记者 陈晨 付瑞霞 梁爱平)今年中秋节,陕西女孩张宁没有回老家,但这其实无妨害她与家人“聚会”。坐在珠江边的一间咖啡馆里,这位在广州工作的“80后”白领悄悄点开手机,与正在泰国远足的父母视频聊天。千里之距,刹那间消失。

“我给爸妈报了一个出国旅游团作为中秋节礼品。尽管此次没有像小时候那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过节,但父母高兴就好。何况现在通讯发达,随时随地都能视频通话,每天都在团聚。”对着镜头里的家人,张宁做了一个鬼脸。可是,过节她其实禁绝备吃太多月饼。“吃一小块意思一下就好,毕竟月饼热量太高,我还要减肥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陆续提升,像张宁一样,如古人们过中秋节的方法已日益多元。吃月饼仍旧必不可少,但已不再是月圆之夜的唯独印记。旅游、观影、念书、健身,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温馨的方法度过节日。

可是,在河南周口“60后”退休工人王金林儿时的中秋记忆中,月饼一直占领最重要的席位。“中秋节不只能吃月饼,还意味着能够大快朵颐。那天吃顿好的,能够一直回味到过年。”

小时候,王金林在州里卫生院工作的父亲每个月最多回家两次,一家6口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其实不多。小小的月饼和一桌团聚饭里,饱含着一家人对美妙生活的向往与浓浓的亲情。

王金林说,小时候父亲终年不在家,因此自己对中秋节一家团聚吃月饼印象深入。五仁馅儿的月饼在当时是主流,“咬一口下去,有花生、瓜子仁儿。最幸福的是咬到冰糖,不舍得嚼碎,含在嘴里等它渐渐熔化掉。”

物质相比较匮乏的年代,“吃”是过节的头等大事,甚至有了典礼般的稳重感。“70后”王静是西安广播电视台的1名主持人,小时候她随着外公外婆在延安农村长大。每年中秋之夜,老人都要在天井的老槐树下“供月神”,那盛大的典礼感,让她往往回忆起来都幸福满满。

“外婆会把水果和她亲手做的月饼摆放在桌子上。如银的月光洒在院子里,大人们坐在桌子旁拉话话,我和表哥表姐们围着桌子,10多双眼睛‘贼溜溜’盯着那些好吃的,希望‘供月神’能快点结束,我们好分着吃。”王静说,那时候水果很少,连“供月神”用的供品都是外公外婆提早攒的。

明日黄花。现在,王金林眼中美味非常的五仁月饼早已不是稀罕物,而令王静难忘的一顿美食,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也远不及往昔。经济的发展,物质与文化生活的丰富,使月饼的魅力日渐“褪色”,但亲情与团聚,一直是中秋节不变的主题。

“中秋节我回到外婆家,一家人团团聚圆有说有笑很高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0”后大学生张迎说,不管现在人们过中秋节的方法何等丰富多彩,“花好月圆人团聚”,一直是她心中最美妙的中秋记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资讯

相关文章

adl03
http://www.sxj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