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网-山西生活门户     
三晋热线
adall01 adall02
当前位置: 晋网 > 文化

文物回乡路漫漫无归期

责任编辑:白鸽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8-09-13 14:42   热搜:文物   阅读量:15189   

本报见习记者 吴 姝

大英博物馆于上月向伊拉克驻英大使归还了八件文物。不过,大英博物馆并非每次都这么豪爽,也不是每一件流落他乡的文物都有这份幸运。今天,大量文物在异乡颠沛流离,它们在向世界展现人类古老文明的同时,也如同一道伤疤,揭开了近代以来扭曲而残酷的侵略战争史。

8000余件伊拉克战争期间遭窃的文物销声匿迹

据《纽约时报》8月 10日报道,大英博物馆向伊拉克归还的八件文物,包括印有楔形文字的陶制锥体、残损的石膏礼器、动物形状的大理石护身符、石英印章等,它们有着2000至5000年不等的历史。这批文物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遭到劫掠,辗转来到英国,伦敦警方从文物贩子手中没收后,托付给大英博物馆保存。如今它们将重回故土,在伊拉克巴格达的国家博物馆中展出。

今年5月,3800件流落在美国的伊拉克文物也终于 “回家”。据美国Vox新闻网报道,2017年7月,美国司法局以走私罪对美国著名工艺美术零售商好必来(Hobby Lobby)提起民事诉讼并罚款300万美元;时隔近一年,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宣布,好必来终于在5月向伊拉克驻美使馆归还近4000件非法所得。这些在2010-2011年期间购得的珍贵文物,一直存放在该公司资助的华盛顿圣经博物馆。

这些文物颠沛流离的苦难身世都可以追溯到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据英国广播公司 (BBC)报道,2003年4月10日至12日,在美国军队进军巴格达、博物馆工作人员短暂撤离的36小时内,巴格达国家博物馆遭到了空前的洗劫:有着5000年历史的瓦卡花瓶不见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乌尔琴遭到了破坏……一项统计说,这次失窃的损失至少达100亿美元,被盗物品超过15000件。现如今还有 8000余件宝物销声匿迹,它们可能藏匿在美国和欧洲的私人收藏者的保险库中,只有7000余件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纳粹掠夺艺术品的回归之路也并不顺利。近年来,德、法、瑞士多家博物馆加快了“物归原主”的脚步。据美联社今年5月报道,柏林国家博物馆在他们的藏品中发现了纳粹从犹太报纸出版商鲁道夫·莫斯家族手中夺来的九件艺术品,博物馆准备买下三件,并将其余展品归还给莫斯的继承人。不过这些只是莫斯家族被盗的1000多件艺术品中很小一部分。今年2月,巴黎卢浮宫也专门开放了两个画廊,用于展示被纳粹劫掠的犹太人艺术藏品,以便其合法所有者能够前来认领。

“长期借展”仍是殖民主义心态写照

殖民时期被掠文物的回家之路更是艰辛。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11月在布基纳法索发表的演讲似乎点燃了非洲国家的希望之光。 “我想看到非洲文化的宝藏在达喀尔 (塞内加尔首都)、拉各斯 (尼日利亚旧都)、科托努 (贝宁最大城市)展出,而不是仅仅在巴黎。”今年3月,马克龙在巴黎爱丽舍宫接见了贝宁总统,同期宣布任命两位专家,调研法国博物馆中非洲文化遗产返还的可能性,并于今年11月前提交计划和报告。但媒体纷纷质疑:欧洲其他国家会效仿法国吗?

对于马克龙的提议,英国方面显然不屑一顾。英国《泰晤士报》4月报道称,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Vamp;A)馆长特里斯特拉姆·亨特回应了法国总统的倡议:马克龙无须采用深怀“负罪感”的方式送回古代艺术品,拥有“世界性的收藏品”是大有裨益的。亨特所谓的“好处”昭之若揭:今年是英国侵略埃塞俄比亚150周年,Vamp;A博物馆以此为噱头在 4月4日至9月16日期间举办名为“马格达格 1868”的展览,展出的正是颇具争议的战利品,其中一张黑白相片最令人痛心,照片上年仅7岁的流亡王子神情忧伤,他的父母均死于这场战役。而面对埃塞俄比亚政府自2008年提出的归还要求,亨特回应称,可以用“长期借展”而非“归还”的方式让文物重返故乡。

无独有偶,贝宁浮雕的返还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欧洲各国博物馆界。1897年,英军推翻了前尼日利亚王国(今位于尼日利亚南部),奥巴国王皇宫中4000件黄铜浮雕被洗劫一空,而这些浮雕的盛产地即位于西部的贝宁城。作为最大的赢家,大英博物馆目前藏有700余件贝宁文物,其余散落在德国、奥地利、瑞典等博物馆中。面对尼日利亚政府和贝宁王室法院连年的追讨,就在今年4月,由欧洲九个博物馆和尼日利亚方面组成的 “贝宁对话小组”借鉴了Vamp;R博物馆的 “鬼主意”,建议让遍布欧洲的贝宁艺术品以“长期借展”的方式“回家”。

实际上,“世界性的博物馆”一直是许多博物馆用来保留掠夺文物的托词,现如今又加上“长期借展”这一手段,依旧是殖民心态的延续。一位汉堡大学世界历史学教授在接受艺术网新闻(artnet news)的采访时评价道:“他们觉得自己是人类的监护人,他们保护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这是殖民主义使命的回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文化

相关文章

adl03
http://www.sxj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