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网-山西生活门户     
三晋热线
adall01 adall02
当前位置: 晋网 > 文化

科技,让博物馆有张现代的脸

责任编辑:李陈默    来源:中华网    时间:2018-07-19 13:42   热搜:科技   阅读量:13446   

兵马俑、端门数字展。资料图片

用户正在体验“数字供养人”。本报记者张焱摄/光明图片

手机屏幕上出现“穿越回1650年前……”的字样,随即伴随着悠远的琵琶声与鸣沙声,敦煌的故事开始讲述:“人们远道来此,开凿洞窟,供养诸佛,以求智慧指引。今天千年敦煌寻找数字供养人,以期和时间赛跑,留住满壁风华。”

故事停留在莫高窟标志九层楼,出现智慧锦囊。点击锦囊,直接跳转至腾讯公益乐捐平台,人们可以选择捐赠0.9元或者更多,成为敦煌“数字供养人”,所筹善款将首先用于莫高窟第55窟的数字化保护中。

项目上线不到一周时,已有近6万人参与,筹款25万余元。在12月7日前,用户都还可以前往腾讯公益乐捐平台进行捐款,腾讯会在后续持续运营“数字供养人”项目,其游戏和文创等平台也会陆续加入进来。

千年之前,莫高窟通过一个个供养人维持着持续的营造,他们在信仰的指引下,“财舍七珍,敬奉三宝”,节省下衣食之资,开凿了这个人类文明史上灿烂所在。

在“互联网+”时代,普通公众依然可以选择做一个“供养人”,用这样便捷低门槛的形式参与到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中来。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表示:“和以往传统文化保护类公益项目不同的是,‘数字供养人’项目在保证文化严谨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大众的公益体验及年轻群体的表达方式。”

科技,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变得现代。

保护

把祖先创造的这份珍贵遗产传至久远

依旧在敦煌莫高窟。

“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敦煌目前最大的困境。”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在此地工作近40年,对莫高窟的每一寸壁画、每一窟石洞都怀着深深的情感。目前敦煌莫高窟每年的游客以20%以上的增幅迅速增长,游人们带着探究之心而来,也带来了石窟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明显变化,加上风沙和粉尘的侵袭,都会造成壁画、塑像的变色和脱落。“莫高窟创建1652年了,我们要把祖先创造的这份珍贵的遗产保护好,传至久远,永续利用,不能在我们这辈手里就给它毁坏了,那我们对不起历史,更对不起子孙。”

敦煌的数字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目的便是为了保护。运用数字技术,将莫高窟在虚拟世界中永久保存,算是与时间达成妥协的最好办法。近四十年来,在几代敦煌人的努力下,敦煌目前已经完成了180余个洞窟壁画的数字化采集,80余个洞窟壁画图像的后期处理,140多个洞窟的空间结构三维重建,120余个洞窟的全景漫游,45000余张底片的数字化处理。接下来,敦煌研究院将与腾讯优图实验室等外部机构进一步合作,开展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为这个文化宝藏的永续保存探讨更多可能性。

保护和修复也为了更好地传播,依托数字化,“数字敦煌”资源库在2016年上线。资源库第一期的30个经典石窟,跨越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多个时期,其中绝大多数石窟都是未对游客开放的,全球网友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免费360度漫游洞窟,足不出户便能近距离感受千年的文化。千年敦煌石窟,正借助科技的手段,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顺着丝绸之路上溯,来到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有类似困扰。这是一座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遗址类博物院。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秦陵地宫便在此地。

然而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考古学家目前还无法解决有机文物出土氧化的问题。“目前我们最高的理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秦始皇帝陵博物馆考古工作部主任张卫星解释说,用虚拟考古的手段,将海量的考古数据通过三维扫描、数字建模放到整个体系中去,在技术手段不具备的当下代替现场的发掘,这样交叉学科的研究甚至可以反推或者反演实体的考古。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对它进行重建,还可以向游客介绍秦始皇帝陵的地宫结构、整个陵园的格局等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介绍,游戏《秦时明月》中将以史为鉴复原地宫,高度还原帝陵原貌;一个世界领先的数字化展厅也在筹备,用科技复原目前无法挖掘的帝陵地下宫殿,让用户沉浸式体验秦文化。

开发

希望为观众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

如果说秦陵地宫是吸引着人们的千古谜团,那么在地宫之上的兵马俑则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更多的粉丝。每年近700万的游客跨越千万里来此地体验千古一帝的开疆拓土、煌煌功业,亲历大秦文明的伟岸气象、沧桑巨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说:“我们希望能够为观众提供尽可能好的讲解和服务。”

没听清?没关系,再来一遍;没听懂?没关系,在互动区问问其他用户。以往由导游举着小旗扯着嗓子背着千篇一律导游词的游览方式将被这样一种全面、有趣、便捷的互动展示所取代。

转化

博物馆要互联网化、年轻化、生活化

在全民提倡回归传统文化的年代,传统文化便是时尚。

此言不虚。故宫从来都是时尚的——故宫收藏的《雍正行乐图之打虎篇》,在图上一脸严肃的雍正身穿欧洲文艺复兴晚期服饰,正向一头猛虎比画,四爷在一代勤勉之君表象下好玩乐喜时尚的本质顿时暴露无遗;在年轻人中大热的故宫日历,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风靡一时,被喻为“民国社交的头号礼物”,俞平伯就曾将《故宫日历》赠送给老师周作人,梁实秋也在写给张佛年的信中,提过获赠《故宫日历》一事。

“博物馆不能把自己摆在高高的神龛上,而是要互联网化、年轻化、生活化。”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如此解读当下故宫的转变,“我们要真正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的技术和语言重新解读、重新架构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实现迅速扩大文化传播渠道的目标。”

比如“玩转故宫”小程序正是腾讯开放技术能力,与故宫博物院近期推出的一个导览应用。游客使用这个小程序游览时,能享受位置查找、路线规划等精准的地图服务,还有多种炫酷“玩法”,如“AI对话大臣”“打卡故宫集神兽”,让传统文化更触手可及。

无论是用故宫胶带装饰大牌口红成为新的时髦,还是过去隐居幕后修复文物的匠人成为年轻人的偶像,又或是和腾讯、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密切合作,曾经高冷的博物馆,正以前所未有的年轻姿态走入公众视野。

而在故宫大众化、生活化的道路上,有一点是故宫人坚守的:“那就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对文化的错误解读。”冯乃恩说,在做清代皇帝服饰APP、手游《奇迹暖暖》APP时,我们请故宫的织绣专家严格把关,逐一审核通过才能发布。

正是在这个标准下,正是在一个伟大时代和另一个伟大时代的对话中,科技,成了当代需求对接传统文化的渠道。

(本报记者张焱)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文化

相关文章

adl03
http://www.sxj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