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网-山西生活门户     
三晋热线
adall01 adall02
当前位置: 晋网 > 山西吕梁

宿州:破“缺水”困局做转型文章

责任编辑:谷小金    来源:晋网    时间:2017-01-07 10:38      阅读量:15476   

何雪峰本报记者杨丹丹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西二铺乡、北杨寨乡的10多个村的数万亩土身份于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因为大型供水设施的“虹吸效应”,这一区域的机井大批废弃,浇灌用水难以保障,农作物生产效益逐年降低。

日前,记者来到三八街道十里村村口,只见白色地膜一眼望不到头,地膜下,中草药白芷已长出绿苗。田垄上,农民们正整地打穴,栽种黄桃树。2016年秋收今后,全村不再栽种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而是所有改种无公害水果和中草药。

机井不出水农业直喊渴

三八街道、西二铺乡、北杨寨乡属城市水源保护区,地下水丰沛,过去农民在院外或田边随意打口机井,清冽甜美的地下水就汩汩而出。但近几年来,这里的部分村落却从“富水村”变为了“缺水村”。

一名基层干部告知记者,在水源保护区有一些百米深的水源井,它们是政府建设的城市供水设施。因为“虹吸效应”,这些水源井越多,地上的机井就越难出水。过去,宿州城区人口少、容量小,水源井数目有限,并没有给周边村落的用水带来多大影响。最近几年来,跟随宿州城市迅速扩容,水源井短时间内猛增到60多口,形成周边村落的机井没办法应用。往后,水源保护区还将建设更多水源井,以满足城市陆续增长的自来水供给需求,这势必加重村落的用水紧张。

为处理大众生产用水,每到农忙时节,政府部门会临时从水源井拉出一些水管,让农民接水浇灌。但是,外接的水管数目有限,农民轮番应用,多有麻烦。生活用水问题相同让农民头痛,为了取水,他们要跑很远的路,肩挑手提。

2016年,宿州市政府投入大批资金,为这些缺水村落陆续开通了自来水,但浇灌用水仍无处理良方,致使农业本钱较高,农民增产增收受限。另外,跟随水源保护的日趋严厉,附近村落应用农药、化肥量也遭到控制,传统农业生产形式愈来愈难以顺应新请求。科学调构造农民愿配合

为处理水源保护和农业发展之间的抵触,宿州市一方面引导本地发展节水型农业,一方面积极摸索农业转型,因地制宜调整栽种构造。通过认真调研论证,需水量小、少施和不施农药化肥的苗木花草成为发展方向。

早在2016年秋收前,埇桥区就发动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如今,土地租金确定为每年每亩500千克二类小麦(折合1180元),流转土地的农民可优先在苗木花草基地务工,务工收入每天约为50元-60元。

因为触及数万亩农业区域的整体转型,基层干部起先心里没底,可没想到,农民对转型发展非常欢迎,一拍即合。在三八街道九里村和十里村,农民为了让流转大户能“相中”自己的地,主动将玉米秸秆打坏还田,留出一片清清新爽的“净地”。三八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孟爱学开心肠说,往年基层干部为禁烧死看硬守,目前村民主动配合,干群关系协调。

“俺两年前就盼着这一天了,此次主动参加政府的宣传发动。”九里村69岁的“乡贤”王家桂对记者坦言,受浇注水源的限制,最近几年来本地农作物收益一直不高,农民种地积极性降低,一些农民集约栽种甚至撂荒。他先给乡邻们算了笔经济账:“种一亩食粮刨去各项本钱,每年挣不到700元。转型以后,农民身不动膀不摇,每亩净得租金1180元,并且在自家地里务工,每天拿几十元待遇,收入比过去大大增加了。”他又算了笔生态账:“俺村坐落在城市‘洪水缸’上,假如持续应用化肥、农药,不是自己迫害自己吗?转型以后,‘洪水缸’获得了保护,农民也获得了实惠,分身其美。”

在推动农业转型的同时,埇桥区政府极力完善本地的基础设施,展开农村通顺工程,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每隔50米安装一盏路灯,让村落面貌一新。“政府许诺几年内让这里天蓝、地净,力争打形成丛林公园。不久的未来,俺家门前必定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俺们的幸福指数也更高。”村民徐永贵展望转型后的前景,笑意盈盈。

政府补助多大户热情高

最近几年来,因为经营效益不睬想,在皖北一些地区,大户流转土地热情不高。可是,宿州水源保护区村落却出现“抢租”土地的热潮。本来,政府的高额补助激起了他们的热情。

大规模流转土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难控,苗木花草又是长线投资,这些因素都使经营者心存挂念。为了给流转大户吃“定心丸”,宿州市和埇桥区出台优惠政策,对土地流转补助地租的80%,暂定持续补助9年,补助力度在全省没有先例。消息一经传出,全国各地的经营大户接踵而至。

宿州市民陶行龙一直在海南种香蕉,得知故乡的政策,立刻带着“第一桶金”回籍投资,凭实力率先在十里村流转了1000多亩地。因为前期地租投入少,陶行龙把省下的资金所有投入到农业科技上。2016年9月,他从萧县、砀山重金聘任农技人员负责黄桃生产,还从亳州请来中草药专家帮助他栽种和管理白芷。依照宿州市的请求,苗木花草须采取节水浇灌和无公害栽种方法,防止应用农药和化肥。所以,陶行龙的苗木基地里全都是耐旱型种类,施用的是农家肥和有机肥,采取的是灭虫灯和诱杀剂等物理防治病虫害方法,不只有益于保护地下水,并且能够保障果实口感更好、耐储存。“黄桃每亩年利润6000元,套种白芷年利润又可增加4000元,比起传统农业栽种,效益增加了10多倍。”陶行龙说。

“政府给好政策,我们也要为本地作奉献。”陶行龙说。苗木花草平常需求雇人管理,在水果授粉、果实采摘、中草药后期制造等时代用工量更大,陶行龙的苗木基地每年需求人工近百人,每人每天支付工钱五六十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起源。“过去农闲时,留守村民没事就打牌、闲谈,目前有时间就去基地干活,个个干劲实足。”村民徐成功说。

“农业转型也带来了农民思惟改变。”十里村村民周志龙告知记者,过去大户进村发展,常常会碰到阻工等抵抗举动,目前村民们都希望大户来得越多越好,盼着他们做大做强,缘由是他们挣了大钱能够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山西吕梁

相关文章

adl03
http://www.sxj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