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网-山西生活门户     
三晋热线
adall01 adall02
当前位置: 晋网 > 财经

通讯:一个项目就像一座大学校——马普托大桥项目为莫桑比克培养大量产业工人

责任编辑:文辉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19-06-05 16:20   热搜:产业,大学,大桥,项目   阅读量:9546   

新华社马普托3月28日电 通讯:一个项目就像一座大学校——马普托大桥项目为莫桑比克培养大量产业工人

新华社记者聂祖国

说起这几年最难忘的事,28岁的莫桑比克小伙赞达梅拉自豪地将三个荣誉证书拿给记者看。自2016年加入马普托大桥项目施工团队,赞达梅拉已连续三年获得项目承建方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颁发的最佳本土员工奖。

赞达梅拉将自己的优异表现归功于焊工师傅的言传身教,“我的中国师傅很淳朴,他总是跟我们一起干活,不分彼此。他教我遇事动脑筋,快速解决问题。”

马普托大桥及连接线项目从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市向南连接南非边境口岸以及莫旅游胜地“黄金角”,包括一座跨海湾悬索桥和数条干线公路。其中,横跨马普托湾的马普托大桥全长超过3公里,主跨680米,成为非洲第一大悬索桥。该桥极大便利了马普托湾两岸交通,成为莫纵贯南北、连接南非的交通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建设的工种包括前场施工人员、修理工、电工、钻机工、钢筋工、模板工、焊工、油漆工等。在马普托大桥建设的高峰时期,有超过200名中国工人带领当地工人施工,像赞达梅拉这样的当地工人超过3700人。赞达梅拉就是在大桥项目中学会了焊接技术。

“我几乎是从零开始。起初,师傅老是说我,你这个不对,不能这么干。后来,不用中国师傅带着,我和工友们也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了。”赞达梅拉开心地说。

利用为大桥项目工作的收入,赞达梅拉扩建了自家房子,在供女儿上学读书之余,还给她报了额外的兴趣课。现在仍在大桥从事维护工作的赞达梅拉说:“我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喜欢通过别人帮助和自己努力学到一门技术的感觉。”

对于51岁的尼亚卡而言,大桥不仅改善了他的日常生活,更让他成了项目上的“多面手”。

尼亚卡家住马普托湾南岸一个小镇,曾在离马普托市区20公里以外的一个水泥厂上班,那时没有大桥,每天只能搭乘轮渡上下班。

尼亚卡在大桥前期施工阶段就加入了项目团队,后来又学会驾驶操作各种机车,现在已能独立带领一个施工团队。

据马普托大桥项目部工程师陈豪举介绍,随着工程进展和工序转化,同一个工人往往会从事不同的工种,尼亚卡就是从最初阶段一步步历练出来的。

对尼亚卡而言,参与修建马普托大桥最难忘的经历,莫过于见证大桥最初在水面以下施工。“我之前从没见过大桥的桥墩在水下是如何打下基础的,真是大开眼界。”

说起学习操作机车的挑战,尼亚卡说,有些机器操作起来要格外小心,否则会造成安全事故。“我上夜班时总是很小心,专注于工作就不觉得疲倦了。”

未来,尼亚卡还想办一所教授各种机车操作方法的学校,把自己学会的本领传授给更多同胞。

31岁的电工马托拉在为大桥项目工作之前,曾在政府开办的公共工程培训中心学习了6个月的电工基础知识。“我刚刚加入项目时只有一点点电工的基础,现在如果让我负责一个项目的电力安装,我相信我可以做到。”他说。

在大桥项目竣工后,马托拉拿到了马普托大桥工作认证书,他相信凭借这几年学到的本领,又有认证书加持,他可以另谋一份不错的职业。

2018年11月,在马普托大桥及连接线项目通车仪式上,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苏健在致辞中说,大桥项目累计为当地培养各类技术工人5000余人,成为莫培养本土产业工人的大学校。

马普托大桥竣工后,赞达梅拉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师傅,但日益娴熟的焊接技术把他和他的中国师傅一直联系在一起。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财经

相关文章

adl03
http://www.sxj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