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网-山西生活门户     
三晋热线
adall01 adall02
当前位置: 晋网 > 资讯

刘世钺:“能一直给老百姓看病,就是最大的报酬”

责任编辑:夏冰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19-10-26 05:31      阅读量:8917   

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原主任刘世钺

“能一直给老百姓看病,就是最大的报酬”

刘世钺(右)在为患者看病。 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崔丛丛摄

刘世钺,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原主任。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工作,泪囊穿刺造影术全国眼科界首创者,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3次荣立三等功。1994年离休,但25年来,他离而不休,坚持每周出诊,且不要任何报酬,倾心为军地患者服务。今年7月31日,他荣登“河北好人榜”。

“看爷爷手里这是什么?”10月19日上午,和平医院门诊楼眼科专家诊室里,90岁高龄的刘世钺一边拿着眼球模型吸引一位小患者的注意力,一边拿着棉签熟练地拨开了小患者的左眼睑。

问诊、检查、写病历……从上午8时走进诊室,刘世钺老人的患者就一个接一个,其中不少人是慕名而来。直到中午12时许看完最后一个患者,老人才停下来喝了口水,稍稍休息了一会儿。

记者:您这么大年龄了,为什么还坚持出诊?

刘世钺:能为老百姓看病,我打心底里高兴。我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建设年代,是党和人民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把我从一名八路军小战士培养成为一名眼科主任医师、教授。

虽然离休了,但我身体还很好,我愿意用平生所学多看一些病人,多培养一些年轻人,用努力工作来回报党和人民对我的厚爱。再说,当年和我一起当兵的战友,大部分都在抗战中牺牲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友们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也想替我的战友们为党和人民多做些事情。

记者:看您一上午都忙着接诊患者,几乎没挪地,您觉得这样做累不累、值不值?

刘世钺:患者信任我,才来找我,而且他们中不少人来自农村,来自偏远山区。他们大老远跑来,上午看不了,就要等到下午,这样中午吃饭、休息都是个问题。我宁愿自己早来一会儿,晚走一会儿,也不想让患者等的时间太长。

只要能帮助到患者,我自己辛苦点,都是值得的。我觉得,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仔细谨慎的态度,更要有耐心和爱心,把患者当亲人一样对待。

记者:听说前几年您还给医院党委写信要求上班,而且出诊不要报酬?

刘世钺:我上了两次大学,先是在北方大学医学院读书,后来又在第四军医大学读了五年研究生。可以说,我的医术都是国家花钱培养的。能一直给老百姓看病,就是最大的报酬。

1994年离休后,我一直离休不离岗。到了2015年,医院领导体谅我年龄大了,想让我休息,不再给我安排出诊。我思虑再三,我的身体条件还不错,有精力有能力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于是,我就给医院党委写了一封信:“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从事眼科临床60余年,虽年已85岁,但愿将我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更多年轻人,为广大病人服务。出专家门诊,是尽个人义务,不求任何报酬,如果领导能允许我继续工作,传承白求恩精神,就是对我最高的待遇,也是我最大的快乐。”

记者:我注意到,您对每一位患者都问得仔细、查得认真,能不做检查的就不做检查,能少拿药的就尽量少拿药,您是怎么想的?

刘世钺:当医生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为了挣钱。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对于患者的病情,我凭经验和简单检查能判断诊断的,就不做CT、核磁等更大的检查,能物理治疗、自然康复就不给开药,绝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

有患者拿着我开的药方去买药时,发现仅有十几块钱,就质疑这十几块能不能治好病。每当这时候,我就会耐心给他们解释,能用基础药就不开贵药,能治好病就行,何必多花钱呢!

记者:您出诊时,我们看到还有年轻医生跟您学习,您最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刘世钺:医术需要传承。1970年我刚担任科主任时,就深深明白年轻力量对医学发展的重要。那时,我连续组织了多期眼科、五官科进修班,为军地培养了200多名技术骨干,现在他们很多人都成了全国全军的学科带头人、大专家。

从医这么多年,我诊治了数万名眼疾患者,别的不说,至少临床经验比年轻医生丰富。我特别愿意把这些经验分享、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少走些弯路,多掌握一些技术。我希望年轻医生既要多借鉴前辈们的经验,也要塌下心来学习更多现代医学知识,努力提高自身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记者崔丛丛、张淑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资讯

相关文章

adl03
http://www.sxjin.cn